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京晉之旅

與您分享山西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再訪北京台聯會















  臺灣人在北京的家             臺灣臨濮堂施姓大宗祠  施義修
                                                                       2011.05.22
去年二月初我接到來自「北京市宋慶齡基金會」海外文化顧問王美祈小姐的來電,略謂「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簡稱台聯會)重修台灣會館,預定在五月間重新開幕,希望我提供一些施士洁的著作手稿或相關資料,以供台灣會館展覽之用。繼而在二月十日起便開始了電子郵件的往返聯繫,來往的郵件中我陸續提供一些施士洁的生活照,台聯會覺得有陳列價值。
去年三月六日台聯會葉芳副會長率領白祿英老師在內的六人訪問團來到台南,進行更深入的文化交流,會晤中我邀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黃耀能先生略說清代科舉制度情況。並互相交換禮物,管委會(臺灣臨濮堂施姓大宗祠管理委員會)贈送《後蘇龕合集》、《後蘇龕泉厦日記》、《石蘭山館遺稿》、等施瓊芳施士洁父子進士的遺作影本,並提供原手稿供拍照攜回,以應陳列之需。會後限於時間,一行人蜻蜓點水的匆匆巡禮台南市古蹟。
去年五月七日台灣會館重張,我和施宏銘宗長(施士洁之弟施士沅後裔)應邀前去觀禮。五月六日傍晚抵北京機塲時,台聯會派專人去接我們,隨即赴飯店下榻。當晚的歡迎晚宴我才正式見到王美祈顧問,我們一見如故,似乎是結交已久的知己。回到飯店後約莫十點多,我把預先準備的一副對聯交給趙處長。很難得的,趙處長連夜尋找壁掛處,最後將它掛在貴賓室牆上的兩面木屏上,其長短、寬度正合適,配合得天衣無縫,就像事先量身預作一般,若說巧合,倒不如說心有靈犀一點通。
五月九日和台聯的朋友們依依不捨的互道珍重,揮別了台灣人在北京的家。
今年五月五日再度受到北京台聯會的邀請,參訪京晉兩地,同樣受到殷殷款待細心照料,再度的交流使得雙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誠摯的溝通。共同的一個理念:希望把台灣會館營造成一個台灣人到北京後,通往各個需求點的交流道。
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顧名思義是一個為著聯誼臺灣同胞感情的組織,其積極任務應是服務北京市台灣同胞,消極任務則是連絡海外台胞認識北京。就我親身體驗,北京市台聯會這兩項任務都獲得極高的成就。
    論語里仁篇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意思是:一切按利益行事的人,人多懷怨離去。北京台聯的作為正好相反,如果仿論語上句,我把它逆寫成:「喻於義而行,遠怨矣!」可作為今日北京台聯成就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