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脩禊活動的延展

脩禊活動的延展
今年脩禊日正好是國曆三月廿九日星期日,原以為星期天有好多社團的活動互相撞期,而影響脩禊人數,然而事實正好相反,以簽到和發送點心券的數量統計,竟達一百九十二人,是歷年來最高的參與人數。
往年的規劃是以隨興的情境去吸引社區民眾,將藝文傳達入家庭,而今年為著將耕耘工作積極轉為公共性,於是發起以「文化復甦社區」的訴求。除了召開「厝邊座談會」,討論以厝邊為起點,喚醒社區民眾共同彰顯社區文化特色以外,同時也邀請「厝邊頭尾」一起感受脩禊的文化氣氛。因此人數超越往年,這是一個可喜的開始。
今年除了承續往年的琴棋書畫內容以外,還邀請到燈謎學會張平順理事長,製作並主持猜謎活動,以五條港文化內涵為謎面,猜對謎題的民眾可獲得書畫家現場揮毫的作品。如此,可使民眾融入並了解在地文化;卻除民眾不勞而獲的心態,同時也因此建立了秩序,改觀了以往的亂象。
音樂是培養人類高雅情操的文明產物,藉著陶冶性情,昇華了蘊藏在內心的感情,這也是在脩禊活動中不可缺乏的一個環節,往年只有一、二位會帶樂器來自娛娛人,今年來了五、六位,各以自帶的樂器合奏起來,聆賞者更投入的引吭高歌,宛若一幅描繪人間仙境的圖畫!
如何將脩禊延展為常態的、生活化的的文化活動,是我們極力要實現的目標,唯有如此,文化深耕進入家庭才能事半功倍。最近承幾位國樂教師的承諾願意召集同好,每週挪一天到施氏宗祠演奏或練習,以此吸引社區民眾聆賞,進而廣邀藝文人士前來談詩論文,或品茗、或道古論今。經年累月的開放,俾能蔚為風氣,使施氏宗祠成為一處文人心緒交集,藝文切磋的重鎮,民眾耳濡目染,生活在充滿文藝氣息的環境裡,其文化水準必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最短的將來,當悠揚的樂聲傳來時,我們希望社區民眾能適時的給予讚美、鼓勵,畢竟「創業為艱,守成不易」。尤其近代處於以功利掛帥的社會,要開闢一個無為的,以文化休閒為訴求的情境,並非易事。傳承並彰顯傳統藝文,我們必定竭盡心力。以一個五條港成員而論,是無可推卸的本分,以文建會托付的使命而言,更需奮力達成,從社會的期待而言,更是不容敷衍搪塞的社會責任!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祠堂大門彩繪「忠孝節義廉恥」的代表人物


                              


             祠堂大門彩繪「忠孝節義廉恥」的代 表人物
忠:施父
春秋初期魯國曲阜人,魯惠公第三子,名尾,又名尾生,約生於公元前七三0年,魯桓公朝為大夫,魯桓公任命他去訪問齊國,他認為周朝天子尚在,應該先去朝覲周天子而後聘齊。周桓王嘉許他的忠心,遂以他的字施父賜姓為施氏,是為施氏賜姓始祖。春秋左傳桓公九年(公元前七0三年)記載:曹國太子來朝,桓公待以上卿之禮,初獻酒、次奏樂,曹太子聞樂奏而嘆,施父曰:「曹太子其有憂乎?非嘆所也。」尚友錄亦記載:吳興徵音,魯惠公子施父。

孝:老萊子
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肇始人之一。(約公元前五九九年︱公元前四七九年)楚國人,出生於康王時期,卒於惠王時期。著書立說傳授門徒,宣揚道家思想。遺著有《老萊子》十六篇(一說十五篇),漢魏時亡佚。有少數言論在《子書》、《戰國策》等書籍中有所收錄,從中可以管窺其生平和思想觀點。他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孝子,孝養二老雙親,自己七十二歲時,為了使老父母快樂,還經常穿著彩衣,作嬰兒的動作,以取悅雙親,後人以「老萊衣」比喻對老人的孝順。唐代詩人孟浩然曾作詩曰「明朝拜嘉慶,須著老萊衣。」大門彩繪唯一非施姓者,取其熱鬧喜氣也。

節:施師點
字聖與,號魯山,宋朝上饒人,生有異質幼入太學,十歲就精通六經,乾道年間(公元一一六五年至一一七三年)考中進士,初任臨安府教授,他曾言民困窮,乞免欠稅負擔,宋孝宗詔令從之,升任翰林學士,出使金國以禮,有所執言,金國的人駭然驚異。官至樞密院參知政事,與周必大協心輔政,搜訪人才進退合宜。撰詩文廿卷。卒贈金紫光祿大夫,諡正憲。他是施氏六十七世祖。

義:施 全
宋朝錢塘人,政和朝(公元一一一一至一一一七年)為殿前司後軍使,憤怒秦檜殺岳飛,挾刀要殺秦檜,反被秦檜捕而殺之。其子小龍小鳳逃居河南。然以岳飛在宋高宗紹興二年(公元一一四一年)被殺,二十年後施全行刺秦檜,此時施全應該在六十歲以上。

廉:施世綸
字文賢,清朝晉江人,施琅之次子,性警敏聽斷如神,自司牧累官戶部侍郞、漕運總督,清白自持始終一節。官江寧時有惠政,去官日萬民乞留不得,乃人投一文,建亭於署前,名曰:「一文亭」。著有《南堂集》。是施氏八十世,潯海十七世祖。

恥:施閏章 字尚白、號愚山,清朝安徽宣城人,順治丙戌(公元一六四六年)舉人,己丑(一六四九)進士,授刑部主事。康熙己未(一六七九)舉鴻博,官侍講、纂修明史、進侍讀,為人孝友純篤、廉謹仁厚、好延譽後進,其為文意樸氣静,守歐、曾矩度,詩亦溫柔醇淨,得風人之旨,與王士禎齊名。著有學餘堂文集二十八卷,詩集五十卷,與北方宋琬並稱為「南施北宋」。官湖南時,地多虎豹,白晝噬人,為文告城隍神,期望三日得虎。次日郊外兩婦方樁,虎突至,婦以杵擲之,應手立斃事由此息。他日修景賢、鷺洲兩書院,日與諸生講學,其中曾經說:「終日不見己過,便絕聖賢之路;終日喜言人過,便傷天地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