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世綸跛腳嗎?
記得許多年前華視有一部連續劇「施公奇案」,改編自章回小說《施公案》。劇中的施士綸〈世綸〉跛腳,外號「施不全」,雖是戲劇,人物情節可以憑空虛構,但歷史上確有施世綸其人,而且赫赫有名,似不宜與正史混淆編劇,以免誤解正史人物。尤其他的跛腳和外號。
施世綸字文賢,清康熙朝晉江人,施琅之次子,性警敏聽斷如神,自司牧累官戶部侍郎,漕運總督,清白自持始終一節。任江寧知府時有惠政,因靖海侯微恙而呈請辭官,去官日,萬民乞留不得,乃人投一文建亭於署前,名曰「一文亭」。受命勘察陝西旱災,全陜積儲都已虛耗,而以西安、鳳翔為甚,將具疏彈劾兩位知府,總督鄂海以世綸的公子在會寧當知縣,微詞要挾,公笑曰:「吾自入官,身且不顧,何有子?」卒劾之,鄂海終遭罷官。公平生得力在「不侮鰥寡,不畏強御」二語。著有《南堂集》。是施氏八十世,潯海十七世祖。由於施世綸的政績斐然,二百餘年來家喻戶曉傳諸婦孺之口。清末在院曲盲詞中常有演唱施公政績的,於是道光十八年經時人妝點成小說《施公案》。別名「百斷奇觀」。
以上是施世綸的小傳和《施公案》一書的緣由。我們從有清一代的科舉制度看看施世綸有沒有跛腳。明清的科舉制度在及第後,雖可一舉天下知,光宗耀祖身價百倍,但這僅僅是取得了出身,具備了做官的資格,若要仕進還得通過所謂「吏部試」的銓選考試,因吏部試後方可脫去平民「褐衣」而進官服,故吏部試又稱「釋褐試」。
吏部選拔官吏的標準:身、言、書、判四個方面。「身、言」考試,是體格檢查和口試,即要求身體健康、五官端正、口齒伶俐、對答得體,若相貌不端者則不可中選,口吃或口齒不清者不可中選。「書」為書法要求字體秀麗,楷法遒勁。「判」即判詞,要求應試者,根據訟案實例,剖析判決寫出判詞,目的在檢查應試者臨政從官的能力,吏部復試完畢,各科及第者就隸屬「吏部」等候派官。由此可見施世綸的跛腳純屬虛構。另則,乾隆朝的劉墉,號稱劉羅鍋,其羅鍋是到年老時案牘勞頓而成,並非與生俱來的「駝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